2015年5月25日 星期一

魚菜共生遇上植物缺乏營養該如何解決?

魚菜共生遇上植物缺乏營養時思考的順序是:
1.魚菜共生必需知道循環水的酸鹼值,避免過鹼,植物吸收不到養分。
2.再來是思考給魚兒的養分是否可以更多元。
3.最後才是探討到底植物缺乏哪些元素。
本末不可倒置。

就我的經驗跟大家分享,魚糞中欠缺菜需要的養分,是魚的錯嗎?當然不是。那魚吃啥?是人給的。魚吃什麼就排泄什麼,吃的不一樣,排的就不一樣。魚飼料沒有的,魚糞當然也就不會有。

整個大自然沒說魚糞的營養不均衡,若照魚糞提供的營養根本不足這樣推論,河邊應該沒有任何作物或雜草長的好,對不對?但事實上呢,河邊的土地最富饒,種田的人除了會淹水的地方,那個農夫不愛田邊有水路經過?大家有沒有思考過,我們餵食的飼料是怎麼製造出來的?餵食的飼料每天都一樣,對魚也許營養均衡,因為飼料公司給的正是針對魚而設計的營養。但卻不是針對我們的魚菜共生所設計的營養。

AP系統缺鐵怎麼辦?大規模養殖當然還是照我上面的方式,先驗酸鹼度,酸鹼度若是弱酸環境,那就跳到魚飼料上。飼料中有種添加物叫做『血粉』。紅血球的結構中含有鐵,對肉食魚類來說是不錯的補充營養,但是跟人一樣,鐵在魚體的吸收上並沒有那麼好,所以多餘的鐵會變成黑大便,就跟你吃豬血鍋一樣。然後就自己做做看囉!我的系統用的是陽台小系統,單用飼料的確有黃葉發生,修正餵食內容後,缺鐵的問題就降低很多。

FB原始留言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