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NH4+/NH3)銨/氨也稱之為阿摩尼亞或氨氮,也有人稱為總氨(意思是水體中銨/氨的總量),是水質污染的指標之一,主要來源從細菌分解各種含氮廢物而來,例如:殘留餌料、魚兒及生物的排泄物、枯萎植物及腐爛的動物屍體。魚兒在水中呼吸時,也會透過鰓部排出"氨",而當中的"氨"對魚兒的影響極為嚴重,『氨NH3』的毒性是會讓魚兒中毒甚至死亡;而『銨NH4+』的毒性卻很低,甚至能讓某些植物直接吸收利用成為氮肥的來源之一!
銨/氨(NH4+/NH3)在水中,受到酸鹼值不同以及溫度的變化而改變的,如水質較酸性時,『銨NH4+』的濃度就會比較高,而水質較偏鹼性時『氨NH3』的濃度就會比較高,氨/銨兩者相互消長。
雖然「氨」的毒性很高,然而「氨」是可以說是魚菜共生環境中,除不掉更不可少的,只要水中生物不斷地新陳代謝,就會產生。而「氨」是「好氧性細菌」的食物來源,所以「氨」也是魚菜共生環境中不可缺少的。
如魚菜共生建構初期,魚菜共生環境中(NH4+/NH3)銨/氨的濃度容易攀升,此時可嘗試更換1/3至1/4水量,或是投入活性炭或沸石用以吸附去除,也可額外添加硝化細菌粉...等方式。降低銨/氨(NH4+/NH3)。
附註1:建議測試水質:魚菜共生系統剛開始時,兩至三天測試一次;待水質穩定(大約28~37天後)可一至兩星期測試一次)
附註2:市面上通常的測試劑名稱:氨氮測試劑、銨/氨測試劑‧NH4/NH3 TEST